歡迎訪問 易境通测试平台!
  • 集运服务
聯系我們Contact
  • 聯系電話 :020-84386592
  • 傳真號碼 :020-84386592
  • 聯系QQ : 在线客服
  • 詳細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崗頂地中海國際大酒店1918
你的位置 : 首頁 > 集運服務 > 規避出口美國造成侵權風險的知識
規避出口美國造成侵權風險的知識
作者:易境通测试平台 發布時間:2018-03-13

  知識產權在美國非常受重視,美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也很完善,若一個出口產品到美國的公司要打一場專利或商標侵權的官司,費用會高達160-300萬美金。如果其產品專利或商標被確認侵權的話,出口公司將直接會面臨遺失美國市場的風險。
囙此,跨境電商企業若想深耕美國市場,需要加深對海外法律風險知識的瞭解,减少運營的法律風險。
“恐怖的337調查”
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US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目的是禁止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這些行為具體包括:
1、產品以不正當競爭的管道或不公平的行為進入美國;
2、產品的所有權人、進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管道在美國市場上銷售該產品,並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
3、阻礙美國相關產業的建立,或壓制、操縱美國的商業和貿易;
4、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國商標和專利權,或侵犯了集成電路晶片布圖設計專有權;
5、侵犯了美國法律保護的其他設計權,並且,美國存在相關產業或相關產業正在建立中。
被337調查認定侵權的產品需無條件退出美國市場。實踐中涉及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337調查主要都是針對專利或商標的侵權行為,少數調查還涉及版權、工業設計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侵權行為等。不公平競爭包括洩露商業秘密、假冒經營、虛假廣告、違反反壟斷法等其他形式的行為。
而337調查主要包括申請、立案、應訴、聽證前會議、取證、聽證會、行政法官初裁、委員會覆議並終裁、總統審議等一系列程式。當任何一方當事人對USITC的裁决結果不服時,可以向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的規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應在“儘早的、可行的時間內”完成一項337調查並作出相應裁决。在具體實踐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一般需要12-15個月結束調查,部分複雜案件可以延長到18個月,這比法庭訴訟的效率高很多。
337條款是國際上最具變通性和殺傷力的貿易保護手段,凡是被337調查認定侵權行為存在的外國出口產品,將以頒發禁止進口令的手段直接禁止涉案產品的進口和在美國市場的銷售,而且這種禁令無法規避。
跨境出口需防患未然
337條款早已跨越了國界,在全球範圍內的侵權行為都可能被追訴,甚至可涉及非出口行為。依據337調查普遍排除令的要求,如果一家企業在侵權案件中敗訴,該出口國其他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同樣要無條件退出美國市場。囙此,跨境出口企業要防患於未然,避免成為337調查的被告。
337調查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美國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很多企業因為不知情或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而成為337調查的被告。在對外經營貿易活動中,採取一些預防性措施,可幫助對美出口企業降低成為337調查的被告的風險:

1、在生產對美出口產品時,先初步調查美國同類產品中是否適用相同或類似科技、外觀設計及商標;
2、在接受進口商委託生產對美出口產品的訂單時,在委託加工合同中加入關於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免責條款;
3、生產或出口前委託有關仲介組織進行檢索,减少侵權的可能性;
4、委託律師出具出口產品不構成知識產權侵權的法律意見書。
在向美國出口產品前,首先需要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防微杜漸。中國企業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首先進行專利檢索,查看是否可能侵犯涉及該產品的美國專利,或涉及該產品的製造方法和工藝的美國專利,甚至請專家分析該產品在美國的專利保護狀況。與敗訴的損失相比,專利檢索的費用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發現存在可能侵犯美國公司專利權的情况,那麼應及時對產品進行調整,以免侵犯智慧財產權。如果存在其它侵權的可能,則需要使用其他方法繞過專利來避免侵權。如果有些覈心的科技專利無法繞過,也可以從專利權所有人處取得專利的許可使用資料,或者與進口商協商,由其承擔侵權的相關責任。
據瞭解,現時,如果要在美國打一場專利侵權訴訟官司,起步價都為50萬美金,打完之後可能總金額會高達200-300萬美金。而337調查也不便宜,但相比法庭訴訟,缺便宜很多,大概費用為160萬美金。
此外,對於跨境出口的企業來說,若想要一開始就杜絕侵權隱患,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前,要做好市場調查和風險防範,對商標、專利等都做好預警調研。商標最好做商標檢索,在中國注册的商標,也需要在美國注册,因為商標專利都具有地域性,在中國注册的商標,如果沒有在美國申請,同樣會有侵權的風險。
如果因商標侵權等問題被美國啟動了337調查,建議出口企業最好採取措施積極主動的應對,不可消極回避。最好在美國當地找有經驗的律師操作,因為其對美國的法律環境相對熟悉,在法律上規避惡意侵權(被告商標侵權還進行銷售的行為)訴訟,美國法院將會對此進行3倍的懲罰性賠償。
囙此,跨境電商企業如果想深耕美國市場,在出口之前,知識產權這一步就必須重視。


繁体底部图

在線客服